详细信息
诈骗与传销是两种性质不同但往往相互交织的非法活动,它们对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诈骗
定义: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被害人因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以及行为人取得了财产、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损失。
常见类型:
1、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包括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冒充亲友、网络购物诈骗等。
2、金融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等。
防范措施:
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信息。
遇到要求转账或汇款的情况,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不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
传销
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
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特征:
1、入门费: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
2、拉人头: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
3、计酬方式: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新型网络传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互助理财”等旗号,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吸引群众参与。
这些传销活动往往没有实际商品交易,而是通过发展下线来非法牟利。
防范措施:
警惕高额返利和快速致富的承诺。
不轻信陌生人的推荐和诱导。
遇到要求交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才能加入的组织时,务必谨慎并核实其合法性。
案例分享
诈骗案例
1、刷单返利类诈骗
案例描述:张某在抖音上看到招聘兼职刷单的信息,便添加了对方的QQ好友。对方要求张某提供支付宝花呗额度和芝麻分截图进行验证,并承诺无需自己垫付。张某下载了“Webex”会议聊天APP,通过点击链接进行刷单任务,但过程中出现了自动扣款。张某要求退钱时,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支付,最终张某被骗21500元。
防范要点:警惕刷单返利类骗局,任何要求先垫付资金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兼职都应谨慎对待。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描述:刘某通过微信相亲群添加了一个陌生微信好友,对方自称在证券公司上班,推荐刘某下载“MChat”聊天软件并投资。刘某在对方提供的网址注册并充值后,发现盈利但无法提现,客服称需缴纳保证金才能解冻账户。刘某最终意识到被骗,损失48800元。
防范要点:投资需谨慎,选择正规渠道和平台,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和承诺。
3、冒充客服类诈骗
案例描述:王某接到自称微信客服的电话,称王某开通了百万保障且试用期已结束,需配合操作取消否则将自动扣费。王某按要求添加了对方的企业微信并收到保单图片,随后对方通过视频会议获取了王某的账户信息及验证码,最终王某账户被划扣33807元。
防范要点:官方客服不会通过电话要求提供验证码或进行转账操作,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挂断电话并联系官方客服核实。
4、虚假贷款、办理信用卡类诈骗
案例描述:彭某接到自称微粒贷客服的电话,诱导其下载虚假贷款APP并申请贷款。平台以信誉分不足为由要求彭某转账证明还款能力,彭某最终被骗。
防范要点:贷款应到正规银行或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中的贷款信息。
传销案例
传销通常以“拉人头”、发展下线为主要手段,通过高额回报的承诺吸引参与者。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传销案例描述:
案例描述:某传销组织以“快速致富”为诱饵,通过社交媒体、线下聚会等方式招募成员。
他们要求参与者购买高额的“产品”(往往是虚构或价值远低于售价的商品),并鼓励成员发展下线。每发展一个下线,上线都能获得一定的提成。随着下线的不断增加,传销组织内部形成了复杂的层级关系。然而,大多数参与者最终无法获得承诺的回报,甚至陷入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范要点:警惕任何以“快速致富”、“轻松赚钱”为噱头的招募信息。了解传销的本质和危害,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